2025年第十期 冷血动物蟾蜍喜欢挠痒痒嘛?

2025-10-09


2025年6月5日,我在杭州富阳某地初次遇见了两只蟾蜍。6日雨后的22点30分左右,我散步归来,在与前日完全相同的位置又发现了两只蟾蜍。我怀疑就是之前见到的那两只,原因在于:两次发现的两只蟾蜍均为一大一小,外形易于辨认;更重要的是,这两只蟾蜍都在做一件相当智慧的事——“守株待兔”。这两只蟾蜍的“常驻地”有一盏景观灯,傍晚亮灯后会吸引蛾子等趋光性昆虫聚集于此,这两只蟾蜍便可“饭来张口”,我还亲眼看见其中一只捕食飞蛾的过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通过进一步观察,我发现此地环境优越性明显:酒店区域中心有一池塘,其良好的水质提供了优越的栖息条件;区域内会有专人进行定时巡逻,抓捕任何蛇类并将其带至远处山区放归,旨在保护人类安全的举措却意外地为蟾蜍创造了一个没有天敌的绝佳小环境,理论上其种群密度仅受制于环境承载力。具体来说,该景观灯位于绿化带内,周边草木茂盛、环境安静,地势也较为平坦,且在距景观灯5厘米处,有一个空调排水管滴水后形成的微型水坑,微环境湿润。距离景观灯2米处即高度约15~20厘米的较低灌木草丛,更远一些距离为绿化带。因此,我有理由怀疑这两天见到的是相同的蟾蜍。


图:练华涛(锅大侠博物致知)


6日晚间第二次见到两只蟾蜍后,出于好奇,我捡了一根长度约为20厘米的草茎,草茎整体较为柔软,前段有草皮所形成的絮状物更加柔软一些。我想用这根草茎逗一逗蟾蜍。其中,距离我较远、体形较小的那只蟾蜍,一看我靠近,立即蹦跶着跳走了。另外一只体形较大,大概是见过“大世面”,依然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用草茎轻轻戳了一下它的后背,想看它会不会跳走,然而并没有。于是,我用草茎带絮状的部分在它后背上挠痒痒,想看看它的反应。


令人惊奇的是,蟾蜍好像非常喜欢挠痒痒。原本趴在地上的蟾蜍逐渐直起身来,瘪瘪的肚子也逐渐充气饱满起来。我用草茎沿着蟾蜍脊椎的方向在其充满“痘痘”的后背滑动,蟾蜍看起来很享受这种“按摩服务”。为了验证初步的猜想,我故意将草茎转向蟾蜍脊背的左侧,使蟾蜍只有左侧脊背能够享受“按摩服务”。令人惊奇的是,蟾蜍原本端坐的身子开始微微左倾,以便身体能够享受更多的“按摩服务”——看来蟾蜍是喜欢挠痒痒的。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我又将草茎转向蟾蜍脊背的右侧,使得它只有右侧脊背能够接受“按摩服务”,蟾蜍又将左倾的身子逐渐向右倾斜。观察发现,挠痒痒的位置在哪里,蟾蜍的身子就倾向哪里!为了进一步证明蟾蜍的身子转向是跟随我挠痒痒的草茎而不是偶然或者随机的,我再度将草茎转向蟾蜍脊背的左侧,蟾蜍精准地随之运动。身体也从此前的完全匍匐状态变为半直立状态,肚皮鼓鼓的,样子看起来非常享受。整个过程持续了3~4分钟,直到我把草茎偏斜得导致它整个身子几乎要倒地,蟾蜍大概感觉到我这种“极限实验”带来的压力,一蹦跶,跳走了。


图:练华涛(锅大侠博物致知)


经过这次观察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蟾蜍和“蟾蜍家族”。10日雨后22点左右,我又在距离此前发现蟾蜍的位置不远处的酒店内部人行道上,发现了一坨黑乎乎的东西。局部照明不佳,走近了我才确认:也是一只蟾蜍,很可能是之前享受过“按摩服务”的那只。为了安全,我将其从人行道驱赶至稍远处的绿化区域的草坪上,故技重施,那只蟾蜍也故态复萌,没有一丝顾虑,左右摇摆,享受“按摩服务”。此次实验持续了近3分钟。


蟾蜍为什么喜欢挠痒痒呢?我推测可能与其后背分泌蟾酥的囊泡有关,囊泡的凸起导致其会有这样的需求,也不排除可能与潜在的真菌、细菌感染有关。不过,喜欢挠痒痒的可能仅限于成年蟾蜍。7至9日间,我在雨后多次发现了小拇指甲盖和大拇指甲盖那么大的小蟾蜍,提供同样的“按摩服务”,结果没有一只是享受的,全都蹦跶着跳走了。


因此我推测:

(1)小蟾蜍对环境的应激反应更加敏感,这可能是其生存策略之一,毕竟小蟾蜍更可能被环境中的天敌捕食,环境中可没有这么多从天而降的、友好的“痒痒挠”;

(2)小蟾蜍后背可以分泌蟾酥的囊泡尚未发育,囊泡外观稍微有些类似人类的痘痘,挠痒痒会比较舒服,没有囊泡的话可能没有这个需求。


在自然界,挠痒痒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需求。除了人类,常见的宠物狗、宠物猫也很喜欢被人类挠下巴、摸肚子等。我自己曾经出于无聊给猪挠过痒痒,发现猪也喜欢甚至非常享受挠痒痒,而大型牧场上往往也有专门给牛挠痒痒的装置,牛很喜欢。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了原来属于两栖动物、冷血动物的蟾蜍,也喜欢挠痒痒。


容易被误认为是蟾蜍的臭蛙(图:王琳  )


致谢:感谢“泰山666”的同仁们——智多星、可乐姐、居延海、小蔡蔡、家里蹲,跟我一起打球、散步、观察癞蛤蟆、讨论癞蛤蟆,为这一发现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友情提醒各位小朋友、大朋友:蟾蜍有毒,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不建议非专业人士去尝试挠痒痒。  



文 / 郭 喨 浙江大学

来源 / 《科学24小时》


欢迎转载本文!

刊内其他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科学24小时》编辑部

sciencein24hours@163.com



更多精彩 尽在《科学24小时》!

订阅方式



邮发代号:32-20,

或扫描邮局二维码订阅


扫描杂志铺二维码订阅


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直接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