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清风拂浙里:流动科技馆走进浙江多地,点燃暑期科普热情
今年暑期,作为推动科普资源普惠共享、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中国流动科技馆浙江省巡展活动深入基层,先后前往浦江、武义、景宁、宁海、淳安、建德等多个县市。该活动不仅把优质展览送到基层,更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让科学变得可触摸、可感受、可实践。
走进县域
助力乡村振兴与科普资源均衡发展


浦江站活动首次落地大畈乡上河村大会堂,不仅为当地中小学生与村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宝贵机会,更通过科学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探索科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50余件互动式科普展品,涵盖从基础科学原理到现代科技应用的多个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引导参与者在体验中感受科学、理解科学。县科协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是对乡村科技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通过与上河村文旅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当地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形成“科普+旅游”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宁海站活动于县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展品内容涉及声光电磁、数学、机械、健康及安全教育等多个领域。展览以互动体验为核心,鼓励观众动手操作,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探索的实践过程,真正实现科学“看得见、摸得着”。该活动不仅丰富了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也为构建均衡可及的科普服务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


淳安站走进千岛湖镇第八小学,建德站则在莲花中心小学开展,学生们通过亲身操作和沉浸式体验,积极观察演示、认真聆听讲解,在探索与互动中激发科学兴趣,深刻感受科技的魅力。此举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科学视野,也强化了学校科学教育的实践环节,为科学教育与实践育人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探索,也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完善科学教育体系积累了经验。


融合联动
打造全域科普新生态


武义站在武义县青少年宫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紧密结合青少年宫暑期活动,以“仰望星空·解码数字·守护视界”为主题,精心设置了天文、数学与爱眼三大主题展区。在天文展区,孩子们通过互动行星模型直观感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数学展区则借助趣味几何模型和逻辑推理游戏,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的闯关体验;在爱眼展区,学生通过配戴特殊模拟装置,亲身体验近视视角下的模糊视觉,学习科学用眼知识。县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流动科技馆巡展是推动科普资源均衡覆盖、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丽水科技馆站依托流动科技馆展品,由丽水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围绕“全国生态日”主题,组织开展“垃圾智分,科技助力环保”科普活动。通过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相关科技应用,引导青少年动手制作“翻盖垃圾桶”模型。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环保意识,也彰显了科技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实际价值。该项目将科学知识传播与价值观培养有机融合,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崇尚科学、热爱环境、重视安全的种子。


AI赋能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景宁站以“AI‘芯’未来·智享科技”为主题在景宁县民族青少年宫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手影化型”“火眼金睛”“声音魔术师”等趣味展项,为畲乡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暑期科学之旅。巡展累计接待学生及家长超过3000人次,畲族学生蓝同学在体验后说:“原来手机和机器人里都有这么多‘小芯片’,我以后想当科学家,发明帮助家乡的智能设备!”
此次活动不仅为畲乡孩子搭建了零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也是科技赋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体现。


今年夏天,中国流动科技馆浙江省巡展依托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展览及深入的联动,推动科普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下一步,浙江省科技馆将持续推进流动科普服务,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科普工作实效。
通讯:林优白、程怡
图片来源:各地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