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浙江省科技馆夏日之约:手工坊里探秘奇妙科学
炎炎夏日,何处觅清凉?来浙江省科技馆,开启一场“科技冲凉”之旅!为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个性化的活动需求,浙江省科技馆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在这里,科学与手工激情碰撞,小朋友们不仅能亲自参与各类实验,深度体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魅力,真切感受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能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打开记忆之门,回顾活动中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中国素有“多桥古国”的美誉,一座座桥梁飞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它们不仅是交通往来的重要纽带,更是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上周,“纸木千钧,‘桥’见奇迹”科学手工坊活动火热开展,带领小朋友们踏上了一场探索古人造桥技术奥秘的奇妙之旅。在亲身参与中,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桥梁科学的独特魅力。

手工实践环节无疑是活动的重头戏。小朋友们首先挑战用“纸”造桥。看似轻薄的纸片,经过巧妙的几何学设计,便可拥有无穷的力量。接着是木拱桥的搭建。小朋友们将一根根木条巧妙地穿插、拼接,经过一番努力,一座座无钉无铆、结构稳固的木拱桥在大家的手中诞生。


活字印刷术,这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是如何实现印刷效果的?带着这些疑问,小朋友们在活字印刷术体验中找到了答案。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为小朋友们揭开了活字印刷术的神秘面纱。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很快就对字模、刷墨、压印等环节有了清晰的认识。

实践环节中,小朋友们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汉字字模,精心排列成自然流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将墨水均匀地刷在字模上,轻轻铺上一张宣纸,最后用海绵小心翼翼地压印纸张。不一会儿,一幅幅独具匠心的文字作品跃然纸上,墨香四溢。
喝完饮料的空瓶子、吃完棒冰剩下的木棒...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闲置物品,常常被当成废品处理掉。然而,在“水陆两栖车”手工坊活动中,它们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小朋友们手中的“宝物”。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化身手工达人,将这些看似无用的物品打造成属于自己的动力船。制作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螺旋桨旋转的原理,更深刻理解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活中的运用。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科学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和现象之中。同时,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升,明白了废物利用的重要意义。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学手工坊活动,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一个个有趣易懂的科学小挑战。小朋友们不仅在“做”中体验乐趣,更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可谓收获满满。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让我们相约浙江省科技馆,一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开启更加精彩的科技之旅!
通讯:吴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