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落幕 浙江代表队摘得四项大奖
7月28日至31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在安徽省科技馆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智慧·安全·环保”为主题,设置“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竞赛单元,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浙江代表队表现优异,获得创意作品单元中学组特等奖1项、大学组二等奖1项,科普实验单元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在决赛现场,创意作品单元围绕“科技改变生活”与“人机协作”两大命题展开。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陈浩然、郭后竺同学凭借项目《基于PLC控制的四轮驱动足球守门员训练机》荣获“科技改变生活”命题特等奖,这也是浙江代表队连续第二年摘得该项最高荣誉。

据参赛选手介绍,该项目灵感来源于日常足球训练,可以解决传统足球守门员训练不便的问题。其设计的四轮驱动、PLC控制的训练机可在球场任意跑动,使训练方式更加科学高效。温州大学叶沈洁团队的《无重力条件下的便捷式输液装置》则聚焦救援、太空等特殊环境及幼儿群体,创新性地解决了传统输液依赖重力、不便移动的痛点,荣获“人机协作”命题二等奖。
科普实验单元的命题为“未来太空车”,浙江参赛选手们积极开展头脑风暴,从材料、功能等多角度进行创新探索,经过反复迭代设计与实验验证,最终在总决赛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宁波市鄞州第二实验中学和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团队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主办,设32个赛区,浙江赛区自年初启动以来,共吸引了来自全省的600多所学校,20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4支参赛队伍代表浙江晋级全国总决赛。浙江青年学子在全国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不仅展现了他们扎实的科学素养、活跃的创新思维和突出的实践能力,也彰显了本省在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