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9期 秋色正好,莫让谣言迷人眼

2022-09-30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秋季的凉意拂去炎炎夏日的狂躁,正是登高望远、畅享美食美景之时。九月更是开学季,小伙伴们在度过愉快的暑期之后,肯定倍加想念老师和同学。同时,进入九月以后,更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再加上天气逐渐转凉,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自然也就增多了。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又有哪些谣言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呢?


秋裤,穿还是不穿



若论秋季被谈及最多的话题,相信“穿秋裤”绝对是公认的首选。因为到了这个时节,耳边总会回荡着被妈妈催促要穿秋裤的声音。秋裤其实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保暖措施,能够帮助腿部御寒,尤其是保护脂肪覆盖量较少,又非常容易损伤的膝部关节,建议大家还是要在适合的温度下穿上秋裤保暖。奈何,很多年轻人觉得秋裤太厚,穿上会让原本看起来纤细的双腿略显臃肿,故而不愿意穿。当然,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是为了显示自己年轻有活力,所以即便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也不会选择穿秋裤。此外,还有一些人不选择秋裤的原因,则是相信了一些谣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条,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第一种说法

穿秋裤会降低人体的御寒能力。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体本身是有耐寒基因的,这种基因能够帮助人体抵御严寒。但要在不断受到低温的刺激下,这种基因的活性才会被激发出来。人体会通过增加血液循环量,提升流速来达到维持正常体温的效果。同时,人体还会通过燃烧供能物质释放更多的热量,以达到保暖的作用。如果我们身上穿着的衣物过多,那么势必就会阻碍耐寒基因的作用发挥。久而久之,这种基因就会失去效用,身体也就丧失了抵御寒冷的能力。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同时,人类是哺乳动物中的高等动物 , 可以依靠体内的调节机制来平衡自己的体温 , 使机体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当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时,人体会通过血管扩张,毛孔张开排出汗液带走热量,来降低体温。当外界温度

低于体温时,人体就通过打寒战、产热的方式将体温升高。但是,这种能力并不是万能的,体温调节机制也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来达到维持体温的目的。例如,气温过高,我们可以通过洗澡、吹风扇或空调降温;气温过低则需要增加衣物,来达到阻止体温散失、防寒保暖的效果,而秋裤的作用正是如此。所以,穿秋裤并不会影响我们的耐寒能力,却能够保护我们的膝关节,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种说法

穿秋裤易导致静脉曲张。

这种说法可以说是毫无科学依据静脉曲张是由于腿部静脉中的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静脉曲张在人体很多部位都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只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罢了。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出现静脉曲张的现象,多是与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有关,这与是否穿秋裤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偏听偏信。


螃蟹,吃还是不吃



秋天有很多的美味,也是滋补身体的好时节。坊间就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此外,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陆续上市,秋雨过后美味的蘑菇也纷纷破土而出。当然在众多美食中最受人喜爱的莫过于大闸蟹。正所谓:“秋分过,蟹脚痒。”这个时节正是吃螃蟹的季节。当然,关于吃螃蟹的谣言也就跟着流传了起来。


其中有一种说法: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致命。这种说法可谓历史悠久。东晋的张湛在《养生要集》中曾写道:“柿与蟹(同吃),腹痛大泻。”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含高蛋白的蟹肉在柿子中含有的一种化学成分——鞣酸的作用下,极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会令人体胃部不适。



既然古书有记载,现在营养学上也说得通,那么柿与蟹是不是真的不能同时食用呢?当然不是。在尚未成熟的柿子中确实含有大量的鞣酸成分,如果一次摄入太多,碰巧又食用了富有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螃蟹,那确实可能会在胃中形成很硬的团块。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成熟的柿子上,因为其鞣酸含量已经极大地降低了。


此外,有关食用螃蟹,还真有一些说法并非谣言。比如,死螃蟹吃了会中毒。这是因为河蟹体内外存在大量的细菌。活螃蟹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细菌排出体外。螃蟹一旦死亡,其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其中有的细菌还会产生毒素。不仅如此,螃蟹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螃蟹死亡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氨酸就越多。即便螃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组氨酸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在人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


再如,生吃螃蟹有风险。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往往带有肺吸虫幼虫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如不进行高温消毒,肺吸虫进入人体后可造成肺脏损伤,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会发生感染性中毒,表现出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不少人喜欢吃的醉蟹,就是用酒简单地浸泡螃蟹。如果操作方法不对,就不能完全杀灭螃蟹所携带的细菌,尤其是寄生虫,所以不建议在家中自己腌制并食用醉蟹。


END

作者

张 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来源

《科学24小时》




更多精彩

尽在《科学24小时》!


订阅方式




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32-20,或扫描邮局二维码订阅

杂志铺订阅

扫描杂志铺二维码订阅

电子版订阅

扫描二维码进入杂志微信小程序直接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