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老科学家精神 践行新时代科普使命——永远的丰碑(五)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续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建党百年之际,诵读科学家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不同的时代,共同的精神品质;不同的行业,共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贡献,共同的目标追求。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科学家精神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召唤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在众多浙江籍和曾在浙江工作、学习过的科学家中,不少是我国科学技术界泰斗级的人物,他们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们的科研成果、学术著作以及道德风范,成为了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科学财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将用九个篇章缅怀这些著名的老科学家,学习他们的故事,获得教益和启迪,弘扬老科学家精神,践行新时代科普使命。
永远的丰碑(五)
——“数学之王”苏步青院士的故事
苏步青(1902.9.23-2003.3.1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国际数学界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和“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他从事微分几何、计算几何的研究和教学70余载,坚持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学风严谨,硕果累累。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1980年创办并主编《数学年刊》。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荣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他开展的计算几何在航空、造船、汽车制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1986年三机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02年9月,苏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偏僻山村。他从小喜欢数学,中学时代受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杨霁朝“要救国就要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数学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必须学好数学。”的影响,改变了苏步青的命运——他放弃了成为文学家的梦想,每天只专注于读书思考、解题演算。1919年,在校长洪岷初提供的200银元资助下,17岁的苏步青东渡日本,1919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7年3月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院,1931年,苏步青以优异成绩获得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面对纷至沓来的橄榄枝,他履行数年前的承诺,踏上了科学救国的归途。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教授和数学系主任。193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数学会,被推为《中国数学学报》主编。1948年9月任浙江大学训导长,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学术委员会常委。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浙江大学教务长,并主持了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
苏步青是具有崇高师德的杰出教育家。他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地实施素质教育。他始终认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他常说,“个人的成名成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使我国的科研教育事业不断发扬光大。”他提倡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用崇高的思想品德教育下一代。他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谆谆教导学生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振兴中华发奋学习。即使到了耄耋之年,苏步青仍致力于科教兴国。1982年,他组织成立了全国计算几何协作组,为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高科技项目提供理论和方法,并培养了一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人才。1983年他从复旦大学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虽年逾八旬,仍连续3次亲自编写教材,为培训中学数学教师竭尽心力。苏步青同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桃李满天下,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苏步青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愧为一代数学宗师,深受人们、包括很多国际友人的崇敬和爱戴。苏步青是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和具有崇高师德的教育家,他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我们缅怀苏老,就要缅怀他的爱国和笃学。我们缅怀苏老,就要缅怀他的严师和身教。我们缅怀苏老,就是要缅怀他的德性和铮骨。在今天,我们纪念苏步青先生,就是要继承苏老的远大志向,更好地发展苏老开创的科学和教育事业,更好地传承苏老恪守的精神品格,更好地弘扬苏老躬行的学术传统,为复旦的数学学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努力奋斗,为面向国家、服务上海的战略历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努力奋斗,为齐心协力推进复旦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苏步青一生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呈现出良好的苏步青效应。苏步青取得的杰出成就,是数学界和教育界的骄傲。苏步青先生一生光明磊落,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生活简朴,无愧为知识分子的楷模。胸怀大志弃浮躁,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